华农支教学子浅谈潜山茶文化

时间:2017-11-23点击:4835

华中农业大学十二名支教队员在经过走访村民,了解了一些当地“茶文化习俗”后,“因地制宜”地为源潭镇东红村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节“接地气”的《潜山茶文化品鉴》课,并获得不错反响。对此,结合相关教学课程内容以及支教过程中的感悟,记者围绕“潜山茶文化之我见”这一话题,对华中农业大学“雨露•中国”公益社的支教队员进行了深入采访。

1. 在潜山众多的传统风俗文化中,为什么会把 “潜山茶文化”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之一?

支教队队长辛智强:我在来到潜山之前,对天柱山剑毫就早有耳闻。正好在我们学校也开设了茶学专业及相关课程,因此在前期队员的招募活动中,我就对具有茶学专业知识的同学特别的留意。通过前期专业的面试与后期组织的课程设计和培训,《潜山茶文化品鉴》特色课程便孕育而出。

另外,队员们在走访当地村民的时候也注意到,茶在当地潜山人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天柱山剑毫,天柱山绿茶以及各家自制的茶叶等等,潜山的茶叶品种丰富多样,潜山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面对这样难得的机遇,把当地的茶文化设计为特色课程来介绍给当地的孩子,并让他们参与其中,介绍自家的茶叶,为自家制作的茶叶命名等想法便在我的脑海中油然而生。

2. 作为《潜山茶文化鉴赏》的主讲老师,你是如何进行课程准备的?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学习到什么?

主讲老师王文丽:其实这门课程,在我面试时就已经开始构思,因为之前在学校的茶文化协会的学习中对潜山的茶文化有些初步的了解,自己也挺感兴趣的。来到潜山,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发现潜山的茶文化远不止我所了解到的那么浅薄,潜山人对茶的偏爱超乎了我的想象。为了下午课程内容的展开,上午便布置任务让同学从家里带些日常喝的茶叶过来。原以为只会有三两个同学会配合完成任务,下午上课前惊奇地发现,几乎同学们人手一盒茶叶,并且茶的种类也相当丰富——铁观音、大红袍、金骏眉、普洱……其中以天柱山剑毫、天柱山绿茶最为普遍。突然感觉,在这些“小茶民”面前,自己似乎有些“班门弄斧”了。

面对这一“打击”,我通过线上查阅相关文献,线下走访当地居民的方式,我开始更加努力地慢慢完善这门课程。我希望这门课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加深孩子们对茶学知识地了解,更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家乡文化的特色,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支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这21天,让他们再端起一杯天柱山茶时,能够品尝的不仅是茶汤的味道,也能体味其背后蕴涵的潜山茶文化,当有一天他们长大远走他乡时,不会忘记那来自皖西南小城淡淡的潜山味道。

3.通过这些天支教生活中对潜山人生活习惯及风土习俗等的初步了解,你们是如何看待 “潜山茶文化”的?

支教队员李瑾:干净澄澈的天空,葱郁的水稻,在白墙黛瓦间,感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朴实的宁静感。人的脚步慢了下来,心也变得沉静而安稳。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出潜山人质朴、醇真的气质,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对喝茶的淡然、宁静致远的心境追求不谋而合。潜山的茶喝得不仅是其中或微苦,或回甘的味道,更是一份心情与情怀。

支教队员刘萱:与家乡的东北菜相比,潜山的百姓似乎对腌制食品情有独钟。在走访过程中,我注意到家家户户门口有晾晒的诸如苦瓜、豇豆等蔬菜,这从某个角度来说反映出徽菜重油、重盐的特点。饭后一杯清茶解解油腻,喝出得不仅是一种饮食的智慧,也反映出潜山人对生活认真而踏实的态度。

支教队员万胜:在与潜山当地居民接触中,我发现所谓得“潜山茶”不仅包括一些“官方”的天柱山剑毫、天柱山绿茶等名茶,在寻常百姓的茶壶里还私藏着各自家中的“独门秘制茶”,比如经洗晒、炒制后金黄的大麦茶,西洋姜与枸杞相结合制成的清火降脂茶,明目解热的菊花茶等,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潜山茶文化中所蕴含的包容与灵巧的特点,既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典雅,也有着小家碧玉的善解人意。无论是款待客人的天柱山绿茶,还是家常便饭后的一杯自家“产”的大麦茶,潜山的茶文化早已渗入到潜山人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为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支教队员樊芳妃:我家在云南河池六寨龙马村,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也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在那里,当地居民也有着很浓厚的饮茶习俗,比如说,产自我们六寨龙马的六龙茶,有着上百年的悠久历史,一直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也是我们家乡人的骄傲。同样地,潜山也因它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产出诸如天柱山剑毫等驰名中外的茶叶,也是潜山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味道。潜山人对潜山茶的偏爱就如我们对六龙茶的喜爱,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愫背后所蕴含的可能就是一份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